專業會計碩士(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簡稱MPAcc)是經教育部、國務院學位辦批準設立的一種專業學位。目的是為了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系統掌握現代會計理論與實務以及相關領域的知識與技能,具備會計工作領導能力的高素質會計人才。
指導思想
開展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培養面向會計職業的應用型高層次會計人才,健全和完善我國高層次會計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高素質的會計人才隊伍,以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需要,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
基本要求
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與會計學學術性學位是規格不同的兩種學位類型,各有側重,其招生辦法、教育內容、培養模式、質量標準等要突出職業要求,注重學術性與職業性的緊密結合。開展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要轉變教育觀念,既要遵循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一般規律,又要深入探索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特有規律;要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注重學習借鑒國際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要建立完善的質量監督與保障制度,保證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和培養質量。
加強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教材建設和培養基地建設,不斷改善培養條件,是保證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質量的重要前提。要注重教師的職業培訓,建立一支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合理知識結構和實際工作經驗的教師隊伍,積極選聘會計實際部門有豐富實踐經驗和較高理論水平的人員參與培養會計碩士研究生。要具備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案例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的場所及設備條件,加強教材、課件、案例庫建設和圖書資料、網上文獻信息數據庫、計算機及相關軟件、網絡接入條件等教學設施建設。要與會計實際部門建立密切的聯系和合作,能提供良好的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實踐基地。
培養實施
培養目標
1、培養目標: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面向會計職業,培養較好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法紀觀念,系統掌握現代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以及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對會計實務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強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高素質、應用型的會計專門人才。
實施辦法
1、招生與考試:招生對象為具有國民教育系列的大學本科畢業生(一般應具有學士學位)、具有國民教育系列且具有兩年工作及以上經驗的大學??飘厴I生。自2009年起,應屆本科畢業生也可報考全日制MPAcc。入學考試的筆(初)試采取全國聯考,統一命題、統一閱卷;面試由各單位自行組織。各單位結合筆(初)試、面試、個人經歷和工作業績組織錄取。
2、培養方式與學習年限:非全日制(即半脫產和在職學習)會計碩士學習年限為三至四年,其中至少有半年時間在培養單位內學習。全日制會計碩士為脫產學習,學年一般為兩至三年。
3、課程教學與學位論文:根據《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和本單位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方向的要求,參照《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參考性培養方案》,有針對性地制定本單位培養方案、設計課程體系、確定教學內容、把握學位論文要求,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精心做好培養工作。組織課程教學與學位論文要緊密結合會計實務、理論聯系實際,加強案例教學,注重實際能力的培養,可聘請有實踐經驗的專家、企業家和政府官員開設講座。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和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中,應至少有一位具有會計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
4、修滿規定學分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授予會計碩士專業學位。
組織管理
1、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試點工作的領導與協調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全國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指導有關培養工作。
2、試點單位及其主管部門應重視此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在各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抓好學科建設,理順辦學體制,試點單位可根據需要成立專門工作組織,專人負責。
3、為保證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健康、有序發展,各試點單位每年先報送招生培養方案,經審核后確定各試點單位當年招生計劃,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下達。
4、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在恰當時間組織或委托有關機構對試點單位試辦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情況進行評估與督導,對違反有關規定,疏于管理,不能保證培養質量的單位,將暫停直至取消其試點權。
5、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證書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統一印制。
其它事宜
1、全國聯考考試科目、考試大綱、以及具體招生、考試的時間與安排另行通知。
2、2004年4月,同意北京國家會計學院、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廈門國家會計學院分別與清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廈門大學按聯合培養方式開展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試點工作。